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箱入口

学校首页 领导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规章制度>>正文

蓝天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修订)

发布时间:2024-03-04 发布人:蓝天书院 浏览次数:[]

为推进蓝天书院通识课程建设,结合我校关于《郑州航院通识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具体规定,决定在现有选课课程的基础上,遴选建设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眼于学生的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实学问、健全人格、社会关怀和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促进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信息素养,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明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打破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向学生展示更为广阔的知识图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冲动;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帮助他们接受创新思维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反思,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及管理

根据我校通识教育目标,结合蓝天书院实际,课程按照类别归属以下六个模块:“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成长启迪与通用能力”、“国际视野与人类文明”、“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欣赏与审美体验”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每个类别设置5至6门课程。授课方式不限,书院鼓励多种方式进行授课,鼓励授课教师不同形式的创新。

蓝天书院通识教育课程按照学校通识课程管理。

三、实施办法

1.课程遴选标准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蓝天书院具体要求,通识教育课程遴选遵循如下标准:

(1)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4)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5)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6)有利于体现本校办学传统与专业优势或特色。

2.课程建设办法

根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课程面向全校教师公开征集,申报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由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议。

通识教育课程申报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立项建设的通识教育课程项目负责人实际主讲课程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3。

遴选立项和课程验收考评具体办法另行研究制订。

3.课程教学要求

每门通识教育课程设2个学分。具体教学要求如下:

(1)实行大班授课加小班研讨。按照2∶1的比例配备理论课、研讨课学时。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力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过程。教学重点在于启迪思路,讲解方法和知识要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细节或事件的详细经过应当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掌握。

(2)鼓励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建设数字化资源。鼓励、提倡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课程形式开展教学的需要填写《郑州航院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申报表》;

(3)实行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应由反映整个学习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衡量学生成绩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练习以及课堂讨论等多个部分。课程申报者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还应通过讨论和撰写报告、小论文等办法,检测学生学习的质和量。

附件一:郑州航院全校通识选修课开课申报表

附件二:全校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三:全校通识选修课课程简介模板

                                           


上一条:蓝天书院学业帮扶工作方案 下一条:【通知公告】蓝天书院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修订)

关闭